中等教育论文_“双减”行动中学校教育科研形态

2022/06/02
文章目录

一、中小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基本形态

1. 负担型

2. 功利型

3. 提升型

4. 助力型

5. 引领型

二、教育科研基本形态变化的规律

1. 个体与整体

2. 静态与动态

三、不同教育科研形态变化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分析

1. 不同教育科研形态存在及变化的原因

2. 不同教育科研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

四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改进的路径

1. 端正教育科研认识

2. 改进教育科研方法

文章摘要:一段时期内“双减”将成为中央关心、社会关注、人民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,落实双减带来的新任务、新问题、新挑战,都需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基于学校和教师们对教育科研工作认识持有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表现,可以把学校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分为负担型、功利型、提升型、助力型和引领型五种形态(阶段),对其进行分析,可以明晰教育科研工作改进的路径,从而推动教育科研工作不断进步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作者:李代远 

作者单位: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 

论文分类号:G639.2

上一篇: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体责任与发展对策
下一篇:“四位一体”支持策略:学校教育科研的生长点

Top